首页
> 党风廉政 > 党风廉政

2012年第2季度廉政文章

发布日期:2012-05-16 11:51:59 浏览次数: 字号:[ ]

读廉政文章

树浩然正气

 

2012年“读书思廉”推荐文章之三

 

趣解汉字里的廉政文化

退休后闲得无聊,就琢磨点事自寻其乐。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汉字的结构很有意思。

一些字通过解构,对当前的廉政文化建设有警示和启发意义。因为古代曾以贝壳作为货币,所以至今许多与钱有关的汉字,其偏旁部首都带有“贝”字,于是,简单地作了一番总结。

“贪”:上面是一个“今”字,下面是一个“贝”字。这就说明,凡是贪污受贿得来的钱,都不可能长期据为己有。这些钱今天或许是你的,可一旦东窗事发,明天就会被查处、没收。

“贿”:左边是个“贝”字,右边是个“有”字。而“有”字是这样组成的:“大”字少一捺,“明”字少个“日”,所以“贿”字可以理解成“来路不大光明的钱”。

“赂”:其本来是一个“路”字。但是为了钱,也就是为了“贝”而失“足”,就成为“赂”。大凡贪图贿赂的领导干部在事发后,都后悔为了钱,一失足而成千古恨。

“败”:左边是一个“贝”字,右边是个反“文”,这正说明凡是以不文明手段,比如贪污受贿等得到大量钱财的人,将来必定身败名裂。正如《红楼梦》中的“好了歌”所言:“世人都说神仙好,只是金钱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待到多时人去了!”

“赃”:繁体的“赃”字,左边是一个“贝”字,右边是个“躲藏”的“藏”字,这说明凡是贪赃枉法得来的钱,都不是光明正大的。所以,许多贪官总是整天提心吊胆,东躲西藏,但最后还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另外还有一些汉字,尽管其偏旁部首不带“贝”字,但与反腐倡廉也有很大关系。比如:

“吃”:左边是一个“口”字,右边是个“乞丐”的“乞”字,表明作为领导干部,要是连自己的“口”也管不住,总爱用公款大吃大喝,将来一旦被依法查处,其下场也就和乞丐差不多了。

“忌”:上面是个“自己”的“己”字,下面是个“心”字,说明在一个领导干部的心中,要是只有自己没有广大群众,就会犯官场之大忌,从而走上以权谋私的歪路。

“欲”:左边是个“山谷”的“谷”字,右边是个“欠缺”的“欠”字,说明只“欠”一步,就是深谷。所以,作为领导干部,私欲不能太强,面对金钱美色的诱惑,必须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废”:由一个“广”字和一个“发”字组成。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些人似乎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尽管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所以整天都是想着“发发发”。但任何事情都有个度,如若为了“广发”而置党纪国法于不顾,贪污受贿的钱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一旦被依法查处,不仅钱会被没收,自己也失去了自由。

“忍”:结构组成为“心”字上面一个“刃”字。苏东坡曾说过:“人处贫贱易,处富贵难;安劳苦易,安闲散难;忍痛易,忍痒难。”面对金钱美女的诱惑,一些大权在握的领导干部的确是心痒难熬,如不占为己有,就像有人用刀剜自己的心一样。但必须牢记“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小不忍则乱大谋也。

“惩”:可以理解为对人心的征服。自古以来都是“得人心者得天下”,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就指出:“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会是这样。”必须对那些贪污受贿的领导干部进行严惩,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狱”:两“犬”对言也。比如行贿者对受贿者所下的保证:“这事就是刀架在脖子上我也不会说出来!”可一旦东窗事发,谁都是拼命将问题往别人身上推。所以说“二犬对言”说的都不是人话,是不能相信的。

当然,与反腐倡廉有关的汉字还很多,分析起来也很有意思,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了。如若有人感兴趣的话,我相信,足足可以编一本新的《说文解字》或《反腐倡廉大词典》了。

   

 

 

2012年“读书思廉”推荐文章之四

 

小洞不补,大洞一尺五

 上个星期三中午回家,小侄女指着我的上衣袖子惊呼:姑姑,你的衣服袖子上怎么有那么长的一个口子?我连忙查看,不看不要紧,这一看,我顿时尴尬万分。我的左边衣服袖子上不知什么时候在哪儿剐了一个近一尺长的口子,幸亏我上午一直坐在办公室里写材料,要是被人看见,还不被笑话? 

   “昨天我就对你说你袖子上有个小口子,想给你缝一缝,可你硬说不要紧,不让缝。这不,还是从那个小口子剐的,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一尺五呀。母亲在一旁嗔怪道。 

   我这才想起来,上星期二下午下班回到家,母亲就发现我衣服袖子上有一个小口子,当时那个小口子不到2厘米,我怕缝不好反而会更难看,所以没让母亲缝。没想到,第二天口子就从那儿被撕大了。 

   不过,母亲随口而出的这句话给了我深深的启示。是啊,小洞不补,大洞一尺五!这句俗语所蕴涵的事物发展的辩证法往往被许多人忽视,等到人们真正醒悟时却为时已晚。这让我不由得联想到落马贪官。他们走向腐败堕落之路也大多是从一些看似小事或者日常生活的小节上开始的,比如吃一顿饭、收一件小礼品、一点儿咨询费等,开始也许还有所顾忌,以后便如温水煮青蛙,在不知不觉中慢慢麻木,随之渐渐坦然和心安理得,继而胆子越来越大,贪欲越来越强,最终滴水穿石,从量变到质变,从质变到蜕化变质,陷入违法犯罪的泥潭……纵观贪官们的成长史,几乎都有一个小洞不补,大洞一尺五的过程。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事物的变化都是从小到大,由少到多,由量变到质变,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毛毛细雨湿衣裳,滴滴杯杯败家当,说的都是这一道理。有一个寓言说,一个偷针者和偷牛者一起游街,偷针者感到委屈,发牢骚说:我只偷了一根针,为什么和盗牛贼一起游街,太不公平了!偷牛者对他说:别说了,我走到这一步也是从偷针开始的。由此足见,小疾不治可成大害。因此,防腐必须纠错,即使是小错,也应以认真的态度、过硬的措施加以惩治,丝毫马虎不得、含糊不得、放任不得。 

    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绷紧反腐倡廉这根弦,要把廉洁作为一种习惯,见微知著,小事当慎,小节当拘。要自警、自励、自重、自省,多些卢梭提倡的事先严格要求自己的忏悔精神,铭记古人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像远离毒品一样,远离各种不良诱惑,把好拒腐防变的关口,走好人生每一步。即使不慎有了漏洞闪失,也一定要及时修补,不要让小洞变成大洞,不可收拾。

 

 

 

注:“读书思廉”推荐文章供各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学习传阅。

 

                           龙湾区直机关党工委

                              2012年5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