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读书思廉”推荐文章之七
发布日期:2011-12-16 10:15:21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读廉政文章 树浩然正气 |
明思·养性·益智——读杨晓光《大道行》
《大道行》以廉政为主题,丰富了廉政的蕴涵,开拓了文学的疆野。
创作这批廉政散文,显见作者的用心。作者在《后记》里说,“用散文随笔的形式写廉政方面的题材,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受众面更广,也就更容易传播”;“廉政建设只有注入文化的基因,才会赢得恒久的生命力”。但是,要在人们熟悉的人物和事物,以及人们常去的地方,挖掘廉政思想、开掘廉政内涵,又谈何容易?
在这方面,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功力。作者写的许多事物,人们耳熟能详。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从廉政这一独特的视角进行审视,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使作品所记叙的人、事、物、地,都被揭示出沉隐不彰的思想意蕴,表现出新的思想、新的意境。
当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读到南湖、井冈山、瑞金、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以及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周恩来和方志敏等思想家、革命家,发现作者都将笔触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通过展露这些改变了世界面貌和历史进程的杰出人物的心灵,他们的高风亮节和清正廉洁,挖掘他们最富价值的精神力量。在拜谒孔子、岳飞、于谦、海瑞、汤显祖、陆羽等历代先贤时,作者同样另辟蹊径,从廉政视角揭示他们的风范和操守,凸显卓荦。
还有一些地方,是作者第一次从廉政视角加以审视。在叙写浦江郑义门和杭州庆余堂时,作者摈弃枝蔓,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孝义、勤俭、诚信、戒欺、清廉等优秀思想的开掘,使作品卓异于众。
茶和莲,寻常物,吟咏者代不乏人。然而,作者同样翻出新意。茶之道,就在于“精行俭德”;写莲,既赞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高洁,更揭秘高洁来之不易,即它具有抵御毒素侵害的能力,缘此,“莲才得以健康成长,莲花才会如此雍容美好”,并由物及人,要“做一个清清白白、堂堂正正的人”,“就必须加强自身修养,筑好保护层,提高免疫力”。
作者出访海外的作品,也不同于一般的“海外掠影”。作者不事外在观感,不重描山绘水,也不重风土人情,而是或细心捡拾他山之石,或寄寓深切情怀,或揭示深刻教训,既别出心裁,又发人深省。
“大道行”寓意深刻。对此,作者在《后记》中说,集子取其名,“既有行走各地,朝圣胜迹,瞻仰伟人,追寻先贤的意思,但更想表达的是,一个具有先进思想、崇高品格的人物,必定是循‘大道’而行;一个政党,能够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并为人民接受和拥戴,也必定行于‘大道’。这是规律,也是天道。”
循着这个主题,我们发现,作者确实努力对题材思想性的深度挖掘。《大道行》不只表现在视角独特,还在其观察犀利,通过写人写事写物,尤其是对历史人物以及历史的寻访中,通过细致入微的叙述和描绘,阐述对时代、对历史、对政党、对社会的思考,特别是从朝代兴替、政党兴衰中,总结经验教训、成败得失,使作品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
面对“载着那五十多名党员的崇高信仰”的南湖红船,作者思绪万千。“一个执政党的生命周期之长短,完全取决于这个党的自我更新能力的强弱……一个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的执政党,她的生命力不仅不会因为执政时间的延长而逐步衰减,反而会由于执政经验的逐步丰富而愈加增强……我们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以不断的创新,使自己具备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从而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站在西柏坡这块神圣的土地上,望着那面鲜红的党旗”,作者想到的是,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的征途中所面临的艰辛和挑战,“如果说,防止腐败是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之后必须跨过的一道生死之坎,那么,掌握执政规律,尤其是掌握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则是执政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命门”。
站在法国凡尔赛宫前,作者“联想起我国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阿房宫,联想起建造阿房宫的秦始皇”,思接干载,“时空相隔遥远,两个不同国度的宫殿,一个被洗劫一空,一个被付之一炬,而且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两个王朝的最终灭亡”,究竟缘于什么?作者认为,是奢华导致两个王朝丧失了朴实勤勉的道德精神,耗尽了维系生存的物质基础,折损了行之有效的行政能力,“最终丢掉了人民拥护的社会根基”。类似这样发人深省的思考,书中多有。
就题材说,《大道行》是廉政散文;从形态上说,则是具有浓郁文化意蕴的政论散文。作者将严肃的话题,用文
学语言加以阐述。因此,作品在语言风格上,既秉承政论散文恣肆汪洋的议论特点,又洋溢着文化散文的神韵,字里行间充满了激情的诗意。
写大事、抒大情、论大理的作品,文句易流于空乏、干涩。然而,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感性的语言和诗意的表达,濡润了议论的干硬,语言豪放奔涌,呈现出恢弘大气。同时,又不失文采雅丽,使作品既富张力,又不失秀美,呈现出丰腴、厚实、隽永的品质。
自然,作品能达到这样的境界,缘于作者涉猎广泛、腹笥丰厚,也缘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作者在《后记》中说,“这本书里的每字每句,都浸润着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这既表现在作者炼字、炼句之讲究,更表现在其作为从事反腐倡廉工作的领导干部的时代和社会责任感,把廉政思想和廉政文化“发掘出来,传播开去,我觉得是一种责任”。
阅读该书,能使读者的心灵获得滋养。书中展示的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丰富的廉政思想和廉洁文化,阐发了天下大道和人生大道。体悟这些道理,能陶冶性情、修养身心,使心田归于宁静和谐,不为庸常所困,不为物欲所扰,坚守诚实、清廉的品性。
《大道行》理融于情、情蕴于事,笔调斐然有致、格调超逸高迈,能引发读者深长的思考,因而值得一读。
2011年“读书思廉”推荐文章之八
秋纹献言
怡红院是大观园的民主建设先进单位,宝二爷年年都要披红戴花,当选倡导民主建设的先进领导干部。怡红院的广大丫环们,都竖起大拇指说,自从有了宝二爷,怡红院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民主气氛越来越浓了。宝二爷说,这不是我的功劳,民主不能靠老爷恩赐,要靠丫环们自己争取。
秋纹听了这话,激动得浑身乱痒,她说,咋争取呀?宝二爷说,争取就要大胆地对二爷实施监督。
这话耳熟得很,要丫环们自觉对宝二爷实施监督,容易么?看宝二爷严肃认真的样子,一点也不像扯谎。秋纹便大着胆子说,俺要对二爷监一监督,就是不知道怎么监督。
宝二爷说,这好办。为了广开言路,充分发扬民主精神,每逢端午、中秋、春节三大节日,宝二爷都要亲自主持召开全院丫环、小厮大会,号召他们积极建言献策,为打造怡红院流汗出力。
秋纹早就憋了一肚子话了。按说,秋纹在怡红院里混得也不错,不算金领丫头,也算个白领。只是和袭人、晴雯比起来,还差一大截。院里的小厮、嬷嬷,都叫袭人、晴雯二等主子,叫秋纹还是秋纹。这令秋纹很不服气,都是丫头,论模样,论针线,自己也不差谁一头,凭啥人家就是二等主子,我就不是呢?
就说那一回吧,她看见晴雯在宝二爷面前,甩脸子,使性子,宝二爷还哄她,一点儿也不生气。还把一把价值连城的古扇,递给晴雯撕着玩,这不是损坏文物么?所以,宝二爷叫民主,秋纹就想民主一回,说说这事。
秋纹热情高涨,也可以说心情澎湃,立刻向宝二爷献了一言。建议宝二爷从保护文物的大局出发,以后不要再纵着晴雯撕扇子了,那样影响太坏了。尤其二爷那些话,什么扇子本是用来扇风,你要撕着玩也可以,只要高兴就行。这叫什么理论呀,怡红院的广大丫环,真要这样办事,岂不乱了套?
宝二爷笑容满面,掏出小本子,又问又记,还夸奖秋纹是个敢于行使民主权利的人,并号召广大丫环向秋纹学习。把个秋纹高兴得咧嘴笑。
时间过得飞快,端午过后是中秋,秋纹的心里有点凉,她看宝二爷早把民主纳谏这事忘了。晴雯还是那个晴雯,还在宝二爷面前撒娇耍横,也根本不把损坏文物当回事,扇子该撕还撕,还摔青花瓷和玛瑙缸。秋纹想不通,宝二爷不是叫民主监督吗,俺监督了,咋就不起作用呢?
麝月见秋纹心事重重,就劝道,快别干这哄傻子的事,留口热气暖暖自家心口窝吧。秋纹哪里肯听这话,还要坚持建言。中秋节那天,宝二爷又召大家开会,秋纹心潮澎湃,又提了一条建议,内容还是劝宝二爷不要惯着晴雯。
宝二爷又是掏出小本子,又问又记,谦逊态度让人感动。还说,怡红院是广大丫环的家园,要丫环们人人起来负责,这样下去民主的氛围就会越来越浓。秋纹情不自禁鼓了掌,还流了泪。
秋风一天天凉了,草黄了,叶落了。怡红院还是老样子,晴雯还是那个晴雯,仗着给宝二爷缝补了一件雀金裘,更加厉害了,尤其对秋纹,头不是头,脸不是脸的。秋纹心想,这宝二爷不是忽悠人嘛!
转眼又下雪了,怡红院又在忙年事。宝二爷又如期召开了全院丫环、小厮大会。这次秋纹不再激动了,也没有发言,她的心情就像院子里的雪,安安静静。
注:“读书思廉”推荐文章供各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学习传阅。
龙湾区直机关党工委